眾所周知,歐洲對技術標準要求近乎嚴苛,作為現代動車技術的發(fā)源地,一些歐洲國家?guī)е猩坨R看待中國的動車技術也在情理之中。中國動車組成功出口歐洲,這標志著我們打開了世界上最難攻克市場的大門。盤點此次成功案例,中國動車組能夠完勝競爭對手,成功出口歐洲,也絕非偶然,其中定有緣由。

 

  據介紹,該動車組設計按照最嚴苛的歐洲標準EN15227:2008的要求,采用三級碰撞能量吸收系統(tǒng),能在兩列車以時速36公里相撞、或一列車以時速36公里撞擊80噸貨車、或一列車以時速50公里撞擊15噸可變形障礙物等工況下,通過車體的能量吸收系統(tǒng),確保乘客和司機的安全。同時,中國中車株機公司在關鍵點上為該動車組實施了“增配”,對于合同要求的時速140公里的動車組,采用了更高級別的時速160公里的技術要求設計,為車輛的運營安全提供了冗余,也為未來運營提速到時速160公里預留了空間。同時也為其未來擴大編組增加運能預留了接口。

 

  在此之前,中國出口到歐洲的軌道交通產品一般為電力機車、地鐵、輕軌列車,相對于上述產品,動車組技術更加復雜、研制難度更大。馬其頓動車組項目既是中國出口到歐洲的第一個動車組項目,也是中國動車組產品符合歐洲TSI(歐洲鐵路互聯互通技術規(guī)范)要求進入歐洲市場的第一單。

 

  筆者認為:歐洲市場大門的打開,對于中國高鐵實施走出去戰(zhàn)略來說,無疑是邁出了關鍵的一步。中國首列出口歐洲的動車組,是中國中車積極參與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重要體現,是中國動車組發(fā)展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,其成果必將掀開我國動車組發(fā)展的新局面。